編輯

科學捉漏:什麼是水分計?但不一定有用

這就是水份計,一般正常牆壁的含水量在3%以下(dmode值約400以下),若超過8%(dmode 800以上),即該處有漏水的機率很高。

(2013年1月初版、2020年8月修改、2021年更改)

根據姥姥博杯的結果,老天爺跟我說,要先寫一點捉漏的文章,我最聽她的話(也不敢不聽,早知就不要問),所以先寫簡易版的捉漏觀念(我目前功力應該也寫不出複雜版的,哈)。對漏水的工法,姥姥還沒跳下去研究,所以也希望各達人能協助補充指正。

捉漏,最大的問題在「不知漏水源頭到底在哪裡」,只要知道了,補救都難不倒師傅們,裂縫怎麼補、水管怎麼補,他們都很厲害。但有時經過某一個月黑風高的大雨夜,或像是潭美妹康芮姐韋恩哥等來造訪台灣,即使才做好半年或一年的防漏工程,窗框處竟然又漏水了,天啊,有的網友更慘,愈捉愈漏,沒完沒了,怪不得漏水一直是房屋糾紛的第一名。

為什麼?許多師傅跟我說,是因為要判斷「哪裡漏水」是很困難的。資深師傅是從水泥的色調、壁癌的範圍、水痕、加各種色素的水等方法去找漏水處,但這都是「經驗值」,而且找到「可能的漏水處後」,例如地板的水管破裂,但哪一段破也不知道,只好把地板都敲掉,然後再細細找水管漏水之處,有時還找不到,或者根本不只一處漏水,找到A處後,就以為已找到了,殊不知遙遠的B處也在漏,外牆滲水也一樣,窗框滲水也是。結果花了10幾萬捉漏,仍是一場空。

早年姥姥在拜訪樂土時,發現郭博士手上有個東西,這東西就是水份計,只要把它按在牆上或地上,就可測出牆壁的含水率為多少。

當時覺得拿來找「漏水源」會很好用。用這種類似CSI辦案的科學儀器,應能把捉漏「用數據來判斷」,減少人為判斷的疏失。一般說法,若超過6%,代表此處「含水量較高」;若超過8%,就有非常高的機率是漏水。

不過實際使用水分計後,才發現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。怪不得在日本並沒有拿這支水分計來捉漏,而只用來量測地板底材的乾燥程度。

為什麼不一定適合捉漏呢?

首先要從捉什麼漏開始。一般牆面/天花板漏水,分成水管型大量漏水與外牆(含屋頂)型微量漏水,後者多半是指壁癌。

水管型漏水,有幫助

水管型漏水,用水分計是可輔助測得大概的漏水區,因為漏水點的含水率會較高,通常會超過5%,但不一定含水率最高的地方是漏水點(可看這裡分析);不過發現是水管漏水後,搭配熱顯像儀,是可不必再大面積敲地板,大幅減少拆除的費用。

但壁癌的外牆漏水,完全不是這樣的,也顛覆了我對壁癌的認知。

(補充說明一下:水分計中並沒有「磚牆」的建材含水率分析,也沒有複合型的建材含水率,這個說明請看使用說明文章,但為了讓大家好理解,所以還是沿用了含水率的概念來說明,但這裡說的含水率皆為相對值,非絕對值喔)

找外牆滲漏點,不一定有用

非常令人訝異,不少壁癌平常時候的含水率是在5%以下,甚至3%以下(跟對照組相比是差不多的),即使下雨後幾天去量,也有仍在5%以下。(再次說明這裡的含水率為相對的概念,非絕對值)

若照水分計的數字來看,壁癌的水泥砂漿並沒有特別不好,因為平常的含水率是和正常的地方一樣,但我們大腦很確定事實上是「不好啊」,因為肉眼看或敲一下,壁癌表面的水泥砂漿就能輕易掉下來。所以只看水分計的數字,是很難說,這面牆到底會不會變成壁癌。

但水分計的數據分析,有助之後要談的壁癌如何整治,這裡也謝謝孫銘德設計師與泥作吳師傅提供的解法,這些我們日後會再談到。

再說回來,那今天站在壁癌面前時,我們怎麼知道是水管漏水還是外牆漏水,是大量漏還是微漏?或者站在正常牆壁前時,我們怎麼知道有沒有漏水?水分計量出的數字要多少以上才代表有可能有漏水呢?

我其實沒有標準答案,因為每回以為有個數字標準了,就有案例會推翻。

建立資料庫

或許是因漏水總是由各個綜合因素造成的吧。因此我傾向要搜集更多的數據當資料庫,才能減少「猜測」的偏差值。

但,是不是水分計都無用?也不是的,至少能讓我們判斷底材是否夠乾燥啊,我平常跟朋友買屋時,也是帶著水分計,很好用,可檢查老屋是否有漏水疑慮。

還可以運用在哪裡,我們下回再聊。

大家也看了這些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