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輯

窮畢生之力於一盞光:丹麥品牌Louis Poulsen

文字:大米_圖片來源:Louis Poulsen,部分圖片另摘自網路】

(2014年初稿,2021年修改)

這世界少見亙古不變的感情,友誼、愛情都會質變,更不用說職場上的互動關係…,所以知道一些設計師和品牌合作關係,能長達數十年,甚至直至設計師辭世前都在替該品牌設計作品時,我總覺得這種相互信賴、支持的關係,真難得。

丹麥設計大師Poul Henningsen和燈具品牌Louis Poulsen,是其中之一。

Louis Poulsen品牌前身,是一位名叫Ludvig R. Poulsen的人,在1874-1878年之間成立一間葡萄酒進口公司,到了1890年代,丹麥開始建置發電站和供電系統,因此Ludvig嗅出新商機,開始轉賣電器工具和相關零件,並於1896年找他的姪子Louis Poulsen來幫忙,到1906年過世後,便將公司交由Louis管理。

1911年,Louis Poulsen找來一位事業夥伴Sophus Kaastrup-Olsen,將公司改名為Louis Poulsen & Co. 又在1917年將股份全數賣給Sophus,從此之後,Louis Poulsen & Co.已經和創辦家族無瓜葛了。幸好Sophus沒有把公司名又改成他的名字,因為他的全名還真是難唸啊!

此後,Louis Poulsen逐步鎖定路線,致力開發照明器材,也和公共建築合作規劃照明系統,有點類似義大利的Artemide。然而,Louis Poulsen百年來所累積的燈具,儘管和眾多建築師、設計師合作,卻都維持著一種基本姿態:線條乾淨、造型沒有太多超過機能的延伸變化。

也許因為就地取材資源有限,加上地理位置偏遠,不似西歐、南歐不斷隨當代開發的新素材、熱鬧玩著新材質變化,Louis Poulsen和許多北歐品牌一樣,作品經典且演化得非常緩慢,在冰冷的天地裡。

Poul Henningsen

Arne Jacobsen

Verner Panton

與Louis Poulsen合作過的眾多設計師,包括Poul Henningsen、Arne Jacobsen、Verner Panton等人。

這是Henningsen的家

Henningsen出生於1894年9月9日,是追求完美(龜毛)的處女座,曾在丹麥工藝學校、哥本哈根工藝學院受訓練,深受當時的實用主義影響,開始著手設計不久就決定專攻燈具設計。

儘管如此,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的Henningsen,不僅著手工業設計,他也是建築師、作家、評論家,認真觀察社會現況和生活變化,我想具備這種特質的人,才有能耐在雜七雜八的事物中,抽絲剝繭找出實用設計的真諦。

Louis Poulsen,PH 3/2桌燈,6395丹麥克朗,約3.2萬台幣。

1924年時,在巴黎有個國際展覽名為「裝飾藝術暨現代工業」,Louis Poulsen也報名參展,並聘請當時已是工業設計師的Poul Henningsen加入團隊,設計他在這間公司的第一件作品「PH Lamp」,原型和上圖桌燈非常相似,日後當然微調過尺寸及零件細節。

1925年,這盞PH Lamp竟然替Louis Poulsen在展覽上贏得產品競賽的金牌。

後來,這盞桌燈不僅收錄為MoMA紐約現代美術館永久館藏,Henningsen又以此概念衍生出更多PH系列燈款,並成為Louis Poulsen的品牌代表作品。

好了,講太長的歷史故事怕大家覺得無聊,先來看一下Henningsen的經典作品介紹吧:

圖片摘自網路

PH Lamp有多知名?瞧瞧電影007的頂頭上司M的辦公室、家裡,都有PH桌燈的影子

PH Lamp的三層燈罩概念,延伸成吊燈款式,並泛稱此為「three-shade system」。圖中PH 3/2吊燈,編號中的3是指最上層燈罩的直徑,接近30公分,以此類推,三層系列的PH 2/1,上層燈罩直徑就是20公分。

這三層的直徑比例、向下彎的弧度角度,是Henningsen以數學原理中的「等角螺線」計算出,從燈泡射出的每一束光線,如何在燈罩表面反射成均等、均質的光源,且每層能平均減弱光線亮度,讓光線向下探的同時,又融合成溫和、均勻而不刺眼的整體光源。

因此,每一盞PH 燈具投射出來的光源,都不會看到某一處特別明顯的亮點。

設計一盞燈,只是一盞燈,卻能窮盡如此耗費心力的運算、推演、實驗而訂定每個細節,一生就專心做這麼一件事情,收集著資訊的同時,深深覺得感動。

此為PH 4/3吊燈,最上層燈罩直徑40公分。特別的是,早期三層系列的燈罩,都是金屬材質,外層方便烤上不同色漆,上層內側則統一烤成白漆。但後來這系列燈罩,逐步汰換成提升照度的玻璃材質,僅剩這款PH4/3,還有生產金屬材質燈罩。

今年適逢Henningsen的120歲冥誕,Louis Poulsen推出向其致意的PH 3 1/2-3紀念款吊燈。也採用金屬燈罩,稍微不同的是,燈罩邊緣有些上捲,讓內側白色翻出一些如滾邊。不過,我還是比較喜歡Henningsen原款的線條,感覺比較銳利、俐落。

此款現有紅、黃、綠、白四色,官網售價5495丹麥克朗,約2萬7500元台幣。

這款1958年設計的PH 5吊燈,後來簡直成為Louis Poulsen代表商品,看到造型如飛碟的它,就想起這個品牌。最寬的燈罩直徑有50公分,上方多了一層杯型燈罩,讓光線也能由上漫射出去,加強照明亮度。

PH 5最特別的地方在於,當時開始生產的白熾燈泡,亮度比鎢絲燈泡強,Henningsen認為容易讓眼睛覺得不適,於是他根據光學原理:「可見光波長的兩端分別為紅色和紫色,也是人眼較不易察覺的光色。」而在內側裝上紅色和紫色(接近藍色)迷你燈罩,以便調和出更柔和的光線。

這是Louis Poulsen官網的解釋,後來與丹麥倉庫的主人聊過才知道,Henningsen這麼做還有另個原因,他認為一天中光線最美好的時刻在於黃昏,燈具又是在黃昏後入夜才點亮的工具,亮度自然不能高過於黃昏光線,它的角色甚至是延長了黃昏時光,並帶入起居生活。

雖然背後的科學概念一致,但第二種解釋比較討人喜歡對吧?

依此邏輯而生的PH 5光線亮度偏低,丹麥倉庫的主人說,若單作餐桌上照明可能會覺得不夠亮,所以後來Louis Poulsen又推出PH 5 plus,是將最下方那圈金屬燈罩改成玻璃材質,加強向下照度。當然,還是有許多PH迷追求忠於原味的白熾燈泡+PH5組合啊!

2007年時,Louis Poulsen被義大利燈具公司Targetti Sankey SpA收購,在2008年時就推出五款PH 5的紀念款新品PH 50,共有白、淺藍、薄荷綠、紅色和黑色五種烤漆色,並改為亮面漆。

2013年,又推出另一系列PH 50新色,這次四個顏色分別是白、粉紅、墨綠和黑色,不過漆面又恢復成霧面質地。

而且2013年的白色PH 50,燈罩內圈顏色竟然變成粉紅色,粉紅款的內圈則是墨綠色,裝飾性質已多過於當年Henningsen的實用考量點…

我不確定這和義大利人接手經營有無關係,也許加入新元素,包括隔一陣子就推出流行色彩,能替品牌創造新的行銷話題、銷售成績。也或許時代演進,早年透明鎢絲燈泡、白熾燈泡的刺眼問題已消失,當初的機能設計,也能趁機融入更時尚、多變的裝飾素材吧。

來看一下新版PH 50的情境照

 

這款也是Louis Poulsen著名燈款PH ARTICHOKE,是1958年Henningsen替哥本哈根一間飯店Langelinie Pavillonen設計而誕生的作品。

很多人暱稱它為「松果燈」,但它本名其實是朝鮮薊。是的,靈感來自於朝鮮薊一片片交疊包覆的外皮,這盞吊燈精準地採用72片金屬片包裹燈源,一共12層向下包覆,每層由尺寸相等的6片金屬片環繞。

奇妙的是,儘管露出層層空隙,但站在這盞燈下,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它,你都不會看到核心的那顆燈泡,再次表露設計師的理性與心細。而且走到21世紀,省電燈泡的外型還真的不比傳統燈泡好看,PH的燈卻都剛好能藏起燈泡,也算是一種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設計吧~

 

呼~讓我喝杯咖啡休息一下,下集待續….

中場補充說明

Louis Poulsen現由信實名品代理,門市資訊請按這裡
二手款,丹麥倉庫有賣,其他北歐二手家具店如摩登波麗也可找找看。丹麥倉庫官網請按這裡

 

大家也看了這些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