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日本麗仕矽酸鈣板討論 | Courcasa 小院

日本麗仕矽酸鈣板討論

小目錄 這一頁  日本麗仕的商標長相 第二頁 日本麗仕傳出自裂事件(2016) 第三頁 其他日製矽酸鈣板討論


問題:如何分辨麗仕是日貨原廠?

(2017.10.24 二版新增) BabyApple:請問這是日本麗仕矽酸鈣板嗎? google了半天,沒看到這樣標示的,全片我看過,除了這行字,沒有別的標示,中間有標(麗仕),最後寫了日本的字樣。 另外,我提出疑問時,師傅強調台製的有倒角,日本製的沒有倒角,這是分辦的方法嗎? 因為前一批的板子是李曜庄達人照片的標示,後來補作的卻是我照片中的板子,師傅說有很多家代理,網路上又找不到代理的資訊,所以有疑惑。只好來請教大家,謝謝。

廖師傅提供

孫銘德:日本儷仕的標誌雖然一段時間就變,但參考網路搜尋來的參考一下,應該很容易辨認(參考連結),日本儷仕板上各種時期的章,不外乎NA LUX、TOMBO、NO.6445,近年像雷射雕刻的咖啡色細字。一般來說設計師或統包或比較多人的木工團隊,才會比較注意日本儷仕標誌的變化,一般木工師傅去木材行叫料,習慣叫常用及店裡有的,因為這樣隨時可補板,所以有注意材料品牌的工班或設計師,自然能說出一套「常用材料」的辨認方法及演進。  

日本麗仕自裂事件

Jimmy :完工一年內龜裂案例(下圖) Rainwhy Chu:最近不少木工師傅們在討論日本麗仕矽酸鈣板裂的事件,我看照片就是在45度L型處的地方開裂;不過麗仕事件,有點怪的地方是,L型做法也是行之有年,很早就那麼做,但為何今年破裂的那麼多?

孫銘德:

  1. 其實認真說,台灣一直缺乏好的裝修實證研究,為了這個問題我找過不少碩博士論文,但還沒有好答案,如果有適合的研究結果,真希望網友們能提供參考。
  2. 其次台灣板材廠都不做應用性的力學研究,進口商也不想反應問題,要求國外原廠提供數據,真相永遠只能停留在各自的猜測經驗裡。
  3. 此外從學理上來說,我認為從骨料結構下手,要比板材的方向好一些。可是好的師傅多數從改良板材分割著手。
  4. 這樣妳就知道我為什麼一直採取「減法」裝潢了吧!減少裝飾性裝潢,避開不知名的雷區,關注基礎的性能改造。因為我們多數設計師,實在不懂「結構力學」包括我。

李曜庄:很讚同孫大師說的結構力學,L角是因為大部分長邊角材會銜接短邊角材,角材與角材之間是用F50固定,大部分的龜裂都是在那個地方,加上封板的重量,還有地心引力,在加上熱漲冷縮,很有可能是這個原因常常導致角材相接處產生龜裂。 我沒有學術研究,不能完全保證問題一定是這樣,但我相信應該八九不離十,而且兩個區塊是用釘子固定,沒有別的輔助,建議除了像上述封板方法,能在角材與角材接縫處上膠,或是接縫處上方再封一片板子,反正施工現場,剩餘的邊料真的很多,加減用吧!

孫銘德:

  1. 你畫的圖所要避免龜裂的方法,的確是好的師傅八九不離十的處理方法。很能供大家採用,這沒什麼問題。
  2. 我的有感,其實是回應樓下說的事件,一個很不錯的木工師傅,最近遇到自己施做日本麗仕板材後大裂縫的問題。這位師傅很負責的找了好幾位同業聯合會審,也把可能的判斷公開,不過都很難說是真正的原因。
  3. 至於我主要想說的是,我們的「可能」都是用猜的,這種「猜」的方法其實不是個很好的辦法,因為用心的人,跟不怎麼用心的人都說不能完全保證問題,對業主來說是沒有鑑別度的。
  4. 只能說工程做久了體會到,「要知道工程多無知,才知道工程多好用」的道理

Carpenter Liao:李先生的意思應該是兩片矽酸鈣交接要在同一隻角材上,跟最近木工遇到的情形不太一樣。  

SK與麗仕,2017.12新增社團討論:

老吳會員 家中目前要裝簧,最近設計師說,矽酸鈣板改用日本SK,因為現在日本麗士的表面品質稍差,想請教各位,最近是否有同學在使用上有遇到日本麗士的表面品質稍差的情況? 孫銘德:到目前,我個人都沒有感覺表面跟整體質感有變差 老吳:謝謝你的回應,因為網站有關日本SK的資料不多,ㄧ時也不知道該如何比較好,有問了幾位木工,大家普遍認為,只是大公司跟小公司的差別,如果都是日本製的,品質不會差太多,表面品質都是可以批土處理的,不是太大的問題,就實際面而言,應該是成本考量…. 孫銘德:其實…走一趟材料行…不同矽酸鈣板的價差..最多也只有連工帶料報價的10%….真正影響成本最多的是工法與造型…. Jimmy :三百三十多塊跟兩百九的差別

post.:

大家也看了這些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