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是一事無成的一年吧!
之前的年度文章都是回顧文,但今年我想寫未來。
2018年我陷在幾件事裡:1。專案處理,2。開發廠商。3。帶新人,4。爭議處理。前三項,全都歸零,有做跟沒做一樣,創立公司果然跟一人行走江湖不同,要找到適合公司文化的人不容易。第四項很好,我日後會寫文章,這個往年就寫過了,但今年很大不同的是:
我希望能把在第四項學會的事,分享給設計師或專業達人們。
我之前分享的對象是一般屋主,但今年,我希望能分享給專業人士,因為屋主知道後只能運用在自身,但若是專業人士,就能有10人甚至上百人受惠,這是更值得推廣的事。
緣起應是去考證照吧。是的,繼工程照之後,我又不小心拿到設計照了,當時只是為了鼓勵公司的設計去考,我知道考試沒有意義,看不出實力,考上也不代表有案子,但究竟這是國家規定的,我們生活在這土地上,好歹也尊重一下國家去考考。
但設計們都不想考,說很難準備,沒時間練圖,改考卷的老師變態(這個是原音轉播不是我說的喔),所以我們立下了個協定,就是我也去考,因為我比她們都忙,也沒時間練圖,若這個真的有影響,那我沒考上,她們就可不去考。
後來超沒天理的,我這個手殘老人家考到了。雖然真的是很沒意義的題目(這個業內大老們應該要想想如何改進才是),還是勸大家去考,終究你們進了這一行,要相信終有一次會遇到不變態的改卷老師。
但在上21小時「專業」課程後,考上的喜悅完全消失,只有寂寞空虛覺得冷。這個。。。。室內設計界有個大問題:不只考試沒意義,連考上後的受訓課程也離現實很遠。
怪不得,室內設計界的專業很難像建築師界般被尊重,這個系統進入門檻低,又缺乏真槍實彈的種子部隊培訓課程。
這幾年幸運的我可以「非常近距離」觀察設計案的進行(可能就是這樣,才會忙到沒時間寫文章),嗯,設計端偶爾會出現匪夷所思的狀況(即使是10年資深設計),這裡要解釋一下,匪夷所思的狀況是指:我這個外行人覺得重要的或覺得是常識的,但設計會不知道。
在幾次深談後,我才知道待過業內第一線大公司或知名事務所或得過TXX奬項的設計公司,並不代表就學會了從接洽設計到工程管理的技巧,因為這行是學生學成後就會單飛,老師可能擔心學生變成對手吧,因此學生多半只能學到半套:會畫圖的,不太懂工程,會工程的不太懂設計細節,其實這是很可惜的,差一點點你們就能成為全才。
於是我想試試看,有沒有可能將這幾年我採訪到的或在專案遇到的或跟屋主交流的,變成講座,讓想實務接案的設計師或統包或工程管理者,有機會知道哪裡要小心,哪裡要注意。究竟這幾年,我們這裡已超過百場案子,累積的經驗會比你們自己一人摸索十年還多些。
對了,還有建材;這也是跟幾位設計談過後,才知道很多建材的特性或適用的時機等等,大家不是很清楚;這也很好理解,設計或統包師傅在解決屋主的狀況就得花很多時間了,同樣的時間我拿去研究建材,當然積累的知識會比較多(再加上我能用媒體身份找到最上游的廠商吧)。那這塊也是我很想分享出去的,這些知識不該只存放在我的腦袋中,而且我是老人家了,該趕快把知識傳出去才行。
當然不只我的部分啦,還有一直熱心教學的設計師阿德,還有小院專案的廠商,建材製造商等等,我都希望能拉進來分享經驗,嗯,今年想來做這件事。
那還希望什麼呢?希望成為全才的設計或統包或師傅們,能幫我照顧小院會員啦,我們很缺廠商。。。。。。
最後跟往年一樣,無法一一答謝各位貴人,只好捐款表達點心意。今年小小捐個10萬元,一樣,是用我個人名義捐,小院公司部分還沒有很穩定,我還會繼續實驗新的裝修制度,團隊那需要費用支撐。不過希望明年,公司能穩定到可用公司名義捐款了,哈。
要來謝謝這一年來幫忙小院的各位,不只是小院專案廠商,也謝謝各位付費會員(尤其是純看文章付費的,很謝謝你們大家)。
新的一年,姥姥與小院全體蕭曉院們一起祝願大家,有個溫暖小窩與所愛的人一起看朝陽。